发布时间:2025-08-21 人气:
一个11岁广州男孩黄梓轩,手握鼓棒,敲出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人生!这个小家伙从4岁开始玩架子鼓,如今已经拿下爵士鼓7级证书,还捧回好几个省级艺术奖杯。马上,他要站上“星海湾乐杯”的舞台,用鼓声告诉大家:热爱能有多大力量!这不是什么天才故事,而是实打实的汗水和坚持堆出来的精彩。
4岁那年,黄梓轩第一次见到架子鼓,眼睛都亮了。“它声音超响,感觉像超级英雄的装备!”他兴奋得像发现了新玩具。可没过多久,枯燥的练习让他小脸皱成一团。每天敲同样的节奏,手酸得抬不起来,他哭着喊:“我不想学了!”爸妈没强迫,老师也没放弃。他们把练习曲换成《我爱你,中国》,让音乐有了故事。黄梓轩慢慢找回了感觉,敲着鼓仿佛在和音乐聊天。2019年,6岁的他在“星耀杯”拿下学前组乐队金奖,第一次站上领奖台,他才明白:坚持下去,真的会有惊喜。
练习架子鼓可不是件轻松事。黄梓轩每天得花两小时练基本功,手腕酸痛是家常便饭。老师要求他把一个节奏敲上百遍,稍有跑拍就得重来。有次比赛前,他练到手指起了水泡,妈妈心疼得不行,可他咬咬牙说:“疼点没事,比赛不能丢脸!”就这样,他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奖杯。数据显示,过去三年,他参加了10场省级比赛,拿了8个金奖和2个银奖。每个奖背后,都是无数次挥汗如雨的练习。
学校里,黄梓轩也是个小明星。美术课上,他的水彩画常被老师挂在教室当范例。图书馆里,他捧着书一坐就是一下午。同学给他起了个外号叫“开心果”,因为他总爱帮大家解决问题,分享自己的小零食。班主任夸他:“这孩子不光才艺好,学习也认真,心还特别善良。”他是怎么平衡这些事的?黄梓轩有本“三色计划本”:红色的记比赛,蓝色的记作业,绿色的记兴趣活动。他说:“妈妈告诉我,优秀的人不是靠天赋,是靠把时间掰成两半用。”
这次“星海湾乐杯”,黄梓轩准备了一首特别的曲子,融进了广东醒狮的节奏。他想让传统和现代的音乐“撞一撞”,擦出不一样的火花。聊到比赛,他眼睛亮晶晶:“我想让大家听到不一样的鼓声!”他还说,自己有个大梦想,想成为像中国女鼓手石璐那样的音乐家,让全世界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中国鼓手的能量。
黄梓轩的故事,让人觉得特别亲切。谁小时候没点想放弃的时刻?可他用行动告诉大家:坚持下去,梦想就会发光。就像他敲鼓,每次击打都有力道,每段节奏都有故事。他的坚持,不只是为了拿奖,更是为了让音乐成为自己的语言。
说到“广东牛娃”,很多人会想到那些成绩顶尖的孩子。但黄梓轩的“牛”,不是奖杯有多少,而是摔倒了还能爬起来。他4岁开始学鼓,7年时间,从哭着喊累到笑着上台,靠的是日复一日的努力。广东这片土地,从来不缺这样的孩子:他们用汗水和热爱,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。
黄梓轩的爸妈也给了他很多支持。他们从不逼他学这学那,而是陪着他一起找乐趣。妈妈常说:“学东西不是为了比别人强,是为了让自己开心。”每次黄梓轩想放弃时,爸妈都会陪他聊聊音乐的趣事,或者带他去看鼓手的演出。这些小事,像一盏盏灯,照亮了他的音乐路。
比赛之外,黄梓轩还是个普通的小男孩。他爱吃广州的云吞面,喜欢和同学踢足球,偶尔也会因为作业太多偷偷抱怨。他笑着说:“敲鼓的时候最开心,感觉全世界都在听我说话!”这股纯粹的热爱,让人忍不住想给他点赞。
你说,什么是“牛娃”?是天赋异禀,还是坚持到底?黄梓轩的故事,好像给了我们一个答案:真正的“牛”,是跌倒再爬起来的勇气,是对热爱从不放手的信念。你有没有被这样的故事打动?或者,你身边也有这样的“牛娃”?快来分享吧!